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本帖最后由 蓝莓兔子 于 2015-9-25 19:36 编辑
) `. [0 U8 J! G0 ^( j2 I
% Z0 c4 B+ O( n《虚无的十字架》书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文/蓝莓兔子
0 _* Y, v5 |2 {/ E/ e# o
1 y, V4 |- E9 n$ |! w- r8 B5 t. y: j6 g法律在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中,一直是充满矛盾的存在。他曾用一部引人深思的《彷徨之刃》,向日本的少年保护法提出质疑。这一次,东野将写作的触角直接伸向了刑法:“所谓的罪与罚,究竟本质为何?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感到解脱?还是让他重返自由社会,但用尽一生赎罪?“
+ J1 L1 h/ w, G3 |这既是对司法制度的诘问,又是对复杂人性的反思。《虚无的十字架》并不是一个痛快淋漓的推理故事,东野已经很久不写这样的故事。在推理小说的道路上,他的社会派推理显然比本格推理更有力量。他惯用的生活化白描式风格读来倍感亲切,但因人类天性自私所产生的情感纠葛和矛盾,却是对人性的深度打磨与考验,也往往能将绝望书写到极致。+ Z) F( _! u* Q7 S% s
东野在这本书中,透过几个不同家庭的悲剧,对死刑存在的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故事的写作手法和《祈祷落幕时》略有相似之处,用小夜子的意外死亡揭开了一段段尘封的往事,采用多线叙述最终并线的方式,将几个家庭的不幸渐次呈现于读者眼前,每一声拷问都钝重清晰,振聋发聩,却又如鲠在喉。
! P( O R7 E; \5 G1 R. E此前的《信》和《彷徨之刃》中,东野曾分别从加害者家属、受害者家属的不同角度讲述了两个极度悲伤但又倍感无力的故事。而如今这本《虚无的十字架》,则是以加害者、受害者及家属等各方不断切换并自然糅合的方式去还原一个既错综复杂又相互牵扯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都对他人的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 G N# r& {) j: u2 h
1 O* R( ]5 |3 G" q* D-------【以下内容涉及部分泄底】------- " E9 o2 |2 L+ }" @ ^6 v9 u
【一】 故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行为或微小的决定,都可能对未来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甚至终生都生活在忏悔与赎罪的折磨中。
$ D+ C/ h' q. x* N% c- |! l, u8 }因为偶然的一次外出,小夜子将读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爱美独自留在家中,爱美因此被入室行窃的蛭川残忍杀害。" n6 U- y& R7 z4 t1 Y# R! ^- y. I
作为受害者家属,小夜子和中原难以逃脱情感上的自责与折磨。痛失爱女的他们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悲伤,于是原本恩爱幸福的家庭,从此只能天各一方。离婚后的中原改行从事动物丧葬的职业,为死去的小动物找到回家的路。小夜子也同样放不下对女儿的歉疚,加入被害者遗族会,希望能够籍由自己的努力,减少遗族们内心的痛苦。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认识了患有偷窃症的沙织,试图拯救身处迷途的她,却不料自己无意中揭开了一个几已愈合的旧日疮疤,将故事推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
; o ?' u$ V* j) m$ h3 {- h2 |1 ]4 ]3 H- ?/ `$ h* h& L
对心存良知的人而言,即使是偶然的一次作恶,也会在心中留下不可抹杀的阴影,道德的谴责如同终生背负的十字架,沉重无望。
( X( I2 K" _) ^# f5 L9 V# V: ^缺乏正确引导的沙织和男友史也年少时在爱的冲动下做出傻事,犯下终生都无法弥补的过错。一段少年的纯真恋情,演变成不堪回首的噩梦。从此两不相见,守着彼此的秘密噤若寒蝉,任由喑哑黯然的痛苦,在漫长岁月里无声地蔓延。1 u2 m/ F3 `; ?1 ?$ k2 Z
沙织的生命中再无快乐,如老鼠般卑劣地活在阴暗地洞中。偷窃对她来说就像一种戒不掉的瘾,只有被世人唾弃的人生,才是惩罚自己的最好方式。
' v8 \: }( w$ F" E相比之下,史也则比她幸运得多,他救下因为受骗,一心只想寻死的花惠,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式。这由加害者与受害者组成的奇妙组合,通过史也的持续付出相互疗伤,竟也达成一种新的平衡。可悲的是,当年曾经种下的恶果,在数十年的诚恳忏悔后原本已销声匿迹,却因着小夜子对沙织的采访,长出了新的枝蔓。21年后,惩罚以新的方式卷土重来,直接将史也推向痛苦自责的顶峰。他再也不堪承受这比死刑更残酷的折磨,甘愿走上自首之路。
# T/ S/ l1 |6 V/ C |; J) J( |7 x2 S' A史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恶人,相反,他还算得上是个有担当、愿意赎罪的良善之辈,但懦弱的天性使得他在关键时刻总是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屡屡选择逃避或默许,从而错失了从善的良机。
: b+ \- }( N4 m/ G1 | s对史也和沙织而言,死亡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幼时的残忍无知是压在心头的一座大山,沉重到无法喘息。成年后良心的杖责犹如酷刑,一声声击打在他们心上,活着的每一天都如同人间炼狱。
. P, J# v; q, ]% X, @每个人都害怕受到惩罚,而作恶的初衷往往也并不是要夺人性命,但却为了逃避惩罚,做出令自己后悔,也让他人痛苦的事。《信》中的刚志、《彷徨之刃》中的敦也、快儿和中井诚、以及本书中的蛭川、史也和沙织皆是如此。为了逃避惩罚而掩埋的罪恶并不会无端消失,而是在泥土中生根发芽,变本加厉地滋长为作恶者终身背负的十字架,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有时甚至比入狱服刑更加残酷。
! [3 P, B: G. K0 h2 ?东野讲故事的方式依旧那么入心,叙事也更加平和冷静,白描化的语言虽鲜少雕琢,却是通透简洁的,饱含着人性的悲悯与深情。+ l4 q+ f0 t2 w, _( {- d
* [3 G3 V5 d w' x, ?: S# {
【二】 教育的责任 反观近几年东野创作的故事,探讨最多的或许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羁绊。在《流星之绊》、《彷徨之刃》、《麒麟之翼》、《解忧杂货店》以及《祈祷落幕时》等作品中,亲情无处不在,且往往成为撑起故事的关键情节。而在这本书中,东野用几个家庭的悲剧提出疑问:究竟我们对孩子负有怎样的责任?是否具有剥夺或漠视他们生命的权利?
6 l( ^) \# w' b0 k与受害者家庭相对的,是加害者家庭对于教育的缺失。少年的愚昧无知、单亲家庭的忽视、溺爱、赌博、逼债这类主题词,频繁出现在他不同的故事中,却酿造着同样令人心痛的悲剧。《流星之绊》中三兄妹的父亲因为赌博欠债被迫售出家中招牌牛肉面的绝秘配方,并因而招至杀身之祸;《彷徨之刃》中三位少年的父母以不同的方式溺爱着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对他人的暴行;在《虚无的十字架》中,单亲家庭的沙织父亲以工作忙碌为由,逃避了自己本该承担的教育孩子的责任;为了减少麻烦,早有察觉的学校竟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导致了令人震惊的人间惨剧……# E' E; I8 e* j, h
阅读这个故事时,读者和身处其中的当事人一样,充满着矛盾与挣扎。哀其不幸,怒其不明。悲剧的源头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避免,表面上看,东野并没有作出解答。但细细回味时,却又隐隐地有了一些答案:假如小夜子没有把女儿爱美单独留在家里,假如史也和沙织能得到家庭与学校更多的关爱和疏导,假如……1 l7 n( Y$ h1 W( ]
可惜,世界上没有假如,业已发生的悲剧无法挽回,徒留无限怅然在人间。
* f0 {) @2 ?4 S; A8 b1 Q% N! t$ b9 q7 N- V3 J) F
【三】人性的罪与罚 每个人都是他人生命中的过客,但在短暂的交集之后,却又于无形之中改变甚至颠覆着他人的生活。罪或许只是短暂一瞬的恶念,罚却可能是纠缠一生的锁链。
6 @5 B# B5 L5 Z; |3 w5 l3 o( S' g% s. B5 m- l" {
据说《虚无的十字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发生在日本的一起入室杀害案。由此东野想到了死刑存在的意义,从而构思出这部小说。% i' W0 }8 Z( l: c# l: i
我所认同的死刑的意义是这样的:“让一个犯了杀人罪的犯人,诚实地面对自己犯下的错误,从内心深刻反省自己的罪行,知道无情地剥夺他人宝贵的生命的确是一件很残忍的事,只有在同样面对死亡之时,犯人才会真切地体会到,被自己残忍杀害的人,他们的生命也同样珍贵无价。死刑存在的意义不是惩罚或报复,而是让犯人可以诚实面对自己所犯下的恶行。有些人只有在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才会了解生命的尊严及意义。”3 m2 y" C$ a% F& @5 Z
这本书对于死刑意义的探讨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显然比生活复杂得多。几起不同的案件中,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不同的罪与罚。但让人心惊的是,法律面前,一念之差也好,穷凶极恶也罢,在死刑这条路上,却往往是殊途同归,这就是刑法本身所存在的矛盾。而视情节严重程度及犯人的反省情况酌情作出判决的规定,有时甚至会成为犯人演戏作秀的根源,比如垤川一审时对杀害爱美犯罪事实的供述,就明显存在恶意歪曲事实的成分。* ~& B! y# w8 [1 x# Q
单独来看,书中的每起案件并无特别之处,但经过作者巧妙的架构和编织,几起看似并不相关案件的当事人产生了一定的交集,他们之间微妙的情感关联和因果轮回便将故事提至另一个高度。1 m3 y( s* D9 e& d5 a+ o) @: J
小夜子作为受害者遗族,在痛失爱女后,转而从事新闻撰稿工作,关注受害者遗族和少年犯罪等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让自己能从伤痛的往事中走出来。正是因为这样,她才有机会认识沙织和史也,从而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 e. \2 t$ P r2 b) D颇为嘲讽的是,在小夜子和中原的努力下被判处死刑的被告垤川,并没有因为死亡的临近而深刻反省,他视别人的生命为草芥,没有一丝一毫的敬畏或怜悯。而他最终放弃上诉接受死刑判决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太麻烦了,懒得再上诉”。一个对待自己的生命尚且如此漠然的人,又怎会珍视他人的生命,更何谈深刻反省呢?. x u/ s* q3 t/ h
与之相对的,是逃过法律的制裁,却难以逃脱良心遣责的史也。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成为医生,在救下无数患病孩子的同时,还帮原本已决心寻死的花惠找回生之希望。与死刑相比,他的赎罪方式显然更有价值。作为读者,即使明知他犯下的罪无可饶恕,却又因着那份虔诚的忏悔,真心为他感到惋惜。
, Y4 H; @& w0 V# K- o D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泾渭分明,而是泥沙俱下的混浊一片。而那被模糊了的界限,往往就是人们痛苦纠结的根源所在。
1 u6 ^3 E1 W( t, r6 A
3 G: S4 ^- p9 F7 ^【四】文学作品的力量 毫无疑问,《虚无的十字架》是一部勇敢的作品,它敢于挑战法律的权威,引起人们对司法制度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企图作恶的人们敲响了警钟:在作恶之前,你是否已考虑清楚所有的后果?是否能接受法律判决对自己至爱亲人的影响——即使他们将被终生打上加害者家属的标签,遭受社会的群体性歧视,并且永无抬头之日——也要一意孤行?就算因为侥幸一时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你又是否能承受那背负终生的十字架上所承载的罪与伤?+ [7 m2 z) H; f, x
从文学或影视作品对社会的影响来看,《虚无的十字架》并非首例。早在2011年,韩国电影《熔炉》就对韩国法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一部反映聋哑学校未成年人遭受虐待与性侵的电影,电影上映后,在民众的高声疾呼下,该案件被重新审理,涉案人员被重新起诉。韩国国会甚至为此特别通过了“熔炉法”,加强了对残障人士和未成年人性侵犯案件的惩罚力度。此后的《辨护人》、《素媛》、《举报者》、《我是杀人犯》等聚焦各类社会事件的韩国影片,也一次又一次在拷问人们良知的同时,聚集了公众的力量,影响着韩国社会和法律的方方面面。& f/ E. H' N0 K {( h
而在中国,电影《亲爱的》与《失孤》相继上映后,也同样促使广大民众开始关注拐卖儿童犯罪的恶劣影响,前段时间甚至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内掀起了一片“人贩子杀无赦”的舆论狂潮。虽然略微过激,但电影对民众的影响可窥一斑。: g7 W: e" W: E% c4 A! E9 b; _
无论《虚无的十字架》能够在人类社会中激起多大的浪花,我都希望,至少能有一部分人,会因为读过这本书,在作恶之前稍微犹豫彷徨一下,那一瞬间的不忍与挣扎,或许就可以改写一个或数个家庭的悲剧。8 v0 K; t( K* }. P& }
电影《熔炉》中仁浩老师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我想这同样是东野的心声。作为一名推理小说作家,他一直坚持在文学作品中注入自己的思考和力量,在这个充满暴力与戾气的社会,哪怕他带来的影响只是熹微之光,也始终充满希望。
6 c) O; X! y8 J4 l.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