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关闭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6|回复: 3

起、承、轉、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18 16:31
  • 签到天数: 2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9

    主题

    29

    回帖

    439

    积分

    书库警视长

    积分
    439
    UID
    17
    元宝
    585 个
    金币
    944 枚
    热度
    96 ℃
    魅力
    6 点
    贡献值
    2 点
    玫瑰
    0 朵
    QQ
    发表于 2009-12-31 11:5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何谓推理?
    0 D1 V1 T/ K9 r" Q- u; P根据字典上的解释是:推理是一种逻辑的思考方式。由已知或假定的前提来推求结论,或由已知的答案结果反求其理由根据。广泛应用在心理学、犯罪学、侦办案件方面。 ; n( q9 U5 S3 l0 B  w

    $ N: c" ^( q1 b1 F何谓侦探? % y5 {7 r2 B6 f4 v) @
    根据字典上的解释是:暗中探察秘密事项、犯罪事实,或敌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种情报的人。如:私家侦探、国际侦探。
    ' w: `9 d: a' @$ x! v5 E# R! n( |( O7 b( f

    ; Y6 t3 `/ i- A8 I  推理小说的构成要素:
    5 r7 u* F8 t# q- U& y; i推理小说是由起、承、转、结四项所组成。
    % _( M8 R% a' ~  起--事件的发生
    ' g/ M7 F$ ^0 e0 c  承--开始进行调查
    0 _, B; b" N9 \转--随着调查的进行逐渐发现意外的事实与真相
    ! `$ X1 l: j. k. b8 q2 C" @结--凶手的行凶手法与凶案中使用的计谋被侦探找出破绽而使真相大白 8 |% H0 Q6 G/ w4 K
    6 N( Y. m5 l; O& J9 ^
    # h: s- R# d! L
    以下内容为脸谱出版社于2005年2月1日出版的《侦探收藏志.古典神探篇.自命不凡的犯罪咨询者》中范达因的推理小说二十条法则。 (迟暮说:当然,因时代演变,有的条文已经不适用。) 8 r  R5 U. E! K$ }* H$ `) D
    " X' ^# ~, S+ @& K/ `- t: `
    一、 解谜之际,读者务必拥有与侦探平等的机会。所有的线索得记述清楚。
    . `- Y0 E0 y5 z
    . N; q; @+ G; g5 N( W二、 除了凶犯对侦探必然玩弄的犯罪技巧之外,作者不得刻意以欺骗或是诡计去愚弄读者。 ( _4 p: K$ Y4 ^! g7 A: Z  d5 ?

    # @3 i7 e% d4 x% b1 Z6 x- e三、 故事情节当中不宜添加恋爱性的趣味,以免不合理的情绪扰乱纯属知性的实验。当前的课题是将凶犯推上正义的法庭,而不是把为爱情烦恼的一对男女引上婚姻的祭坛。
    ) x+ O9 h- [9 i4 p9 y6 [  b3 \! g. v& q$ Y' j3 M$ B4 R; ?
    四、 不宜把侦探本身,乃至搜查当局的一员变成凶犯,那就等同于拿灿亮的一分铜币诳称五元金币去欺骗别人。 % Q1 q0 V) z) A9 |: f5 A& a& O

    3 I4 J% ^2 j# F1 @3 `+ t/ S五、 务必以逻辑化的推理决定凶犯谁属。不能假借偶然、巧合、乃至无动机的自白来决定。因为假借巧合种种的破案法,相等于故意驱史读者去作无谓的瞎摸,俟其失败之后再告以「你费尽周章搜寻的东西,其实一开始就在本人囊中」。此类作者的态度与恶作剧同样恶劣。 : h) i8 r) F& N: A
    0 ?, z+ w1 c! T( ?/ O; w) E# R
      六、 推理小说里必然出现侦探。侦探者不侦探案情就不能称之为侦探。其任务乃是搜集一切线索,根据此线索一路抽丝剥茧,末了追查出于书中第一章犯下恶行的人物。一名侦探如未能分析这些线索达成结论,那就与查看算术课本卷尾始知解答的小学生一般,不能算作解决了问题。
    9 c8 u7 u: o, A" S' B$ }8 ~
    * W3 V2 s  e$ g- o7 e2 h# J  七、 推理小说绝对需要尸体。而这尸体疑窦越多越妙。缺乏凶杀的小犯罪是单薄而不够充分的,为一椿凶杀之外的犯罪占去三百页未免太过夸张。总之,你必须回馈读者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美国人本质上颇富于人性,因此,残暴的凶杀足以激起其报复心和恐惧心。他们都希望将加害者绳之以法。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发生了令人发指的凶杀案」 (如王子复仇记),即连比谁都温厚的读者都会以满腔的正当热忱去从事追踪。 6 X3 Q' k1 `6 u0 D8 @4 g
    0 h. k' ~1 M% I% ^
    八、 破案务必采取严密而又自然的方法。于推理小说,求神问卜、读心术、降头术、水晶球之类属乎禁忌。在根据合理的推理作智能竞赛的时候,读者有的是机会,但若要与实异世界竞争、不能不在形而上的四次元世界四处搜寻,可以说已经输在出发点上了。 4 \$ s/ J+ F6 {* W+ s: Y
    ! w* p- I& {5 B) T1 |0 q! ^! s8 X
    九、 侦探──亦即推理的主角只能有一个,诚如古希腊战剧中的解围之神Deus ex machina是独一无二的那样。为解决一个问题搬来三、四个侦探、甚至整个侦探集团的脑袋,足以分散兴趣,不斩会展断逻辑直接的脉络,也会不当的剥夺有心结和合自己与侦探的头脑从事智能作战的读者的权利。侦探如若超过一人,读者就要分不清谁是他的推理竞争对手了。这等同于让读者去和一组接力赛跑选手赛跑。 8 V2 s8 l& l& N) \" l

    ' E$ i) U9 f  W6 D7 T十、凶犯应是在整个故事里扮演过或重或轻角色的人物,换言之,务必是读者所熟悉、所关系的人物才行。于最后一章归罪于全书中一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这种作者﹑等于自曝了缺乏与读者作智能竞赛的能力。 2 C$ @9 P' N/ D# u8 H8 }8 g: I
    8 q9 s6 _0 D0 h
    十一、作者不宜挑选仆佣──如管家、马伕、下人、猎丁、厨师──作罪犯。那等于把高尚的问题论点加以敷衍搪塞、是太过轻易的解决方式。如此将使读者感觉不满与浪费时间。凶犯务必是个相当重要的角色,且通常是谈什么嫌疑的人才好。整个罪案若只是仆佣之流低层次的所作所为,作者大可不必以书本的形式为之留下记录。 ' V9 W4 g; E6 o7 \; B( V7 {

    7 p3 @3 x# w, |- w" I十二、即或连番杀人发生再多的命案,凶犯也只能有一个。凶犯当然可以拥有无足轻重的助手乃至共犯,唯务必由一个人独自挑起全部的责任,作者应使读者把全部情恨集中于单一的、具备邪恶性格的人物身上。
    3 E" P# z' W5 D% ?% s% y+ Z% N7 \& G; F0 C- ~$ ?. ~/ f" ?0 E
    十三、不宜把秘密组织、黑手党等等搬进推理小说之中,否则作者等于捞过界跨入冒险小说和间谍传奇的范畴;这种一概而论的有罪性足以使一椿天衣无缝而又魅力十足的命运遭受到无可补救的污毒。固然推理小说中的杀人凶犯应该拥有正正当当的机会(例如到处都有避风港,或者加以集团性的保护),但允许其逃避到秘密组织里可又太过头了。相信任何一个拥有自尊心的一流凶犯,与警方单挑的时候,必都不愿意占这种优势。
    6 W8 g  z4 c! b7 u: ?, O  T7 f: `7 y5 t
    十四、杀人的方法和侦查手法务必合理而科学化。换言之,侦探小说(roman policier) 里不容采用似是而非的假科学和纯属空想的投机手法。好比利用某种新发现的元素(如超镭) 来杀人,以推理小说而言,算不得是正统的手法。又,让被害人服用只存在于作者想像中的某种未知的毒药,亦在禁忌之列。从毒药学方面来说,推理小说作者不得逾越药典范围。作者一旦天马行空的翱翔于朱尔维奴式的空想世界、漫无禁忌的跳跃于海阔天空的冒险领域,则已逸出推理小说的范畴。
    9 H( t, ?+ o0 w2 x5 \5 R6 p( c$ }5 `. N* L, Y
    十五、问题的真相务必始终一贯,而且明白──唯读者必须具备能够洞察的锐眼。也就是说,一旦真相大白,读者重读一遍该作品的时候,那解答于某种意义而言,自始至终于眼前凝视读者──事实上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凶犯──读者如若与侦探同样聪明,不必等到最后一章,使能领悟到自己已经解开了整个案件的谜。聪明的读者屡屡如此这般的解答破案是无庸赘言的。于推理小说,我基本的理论之一是推理故事只要结构公正而正统,则绝对防止不了所有的读者破案。你无能避免经有相当数目的读者与作者同样的精明能干。作者如能就罪案与线索的叙述和提出方式上,展现适度的运动精神和诚实,则具备洞察力的这些读者必能运用分析、消除法、以及逻辑,与侦探同时指出凶犯来。此即游戏的妙趣所在。这也说明了那些将大众小说嗤之以鼻的读者,何以能够不脸红的来看推理小说。
    5 D5 r) ~  R: z+ Q, a  m- Z# _* s' n! C- r5 S
    十六、推理小说不宜过于重视长篇大论的说明章节、关乎横生枝节的文学性饶舌、极其精致的性格分析、与「气氛」的营造。于罪案的记录与推理上,这些事宜所占地位并不重要;它们将抑止情节的进行,导入不合乎主要目的的问题。推理小说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问题、并加以分析、成功的导向结论。当然,为了故事真实生动,适度的说明与性格描写在所必须,一个推理小说作者如能将其文学方面的才能发挥至创造出逼真的现实感,并引起读者对出场人物与问题的兴趣和共鸣,则记录一椿罪案所必要的正当而适切的「纯文学」技法应数足矣。推理小说乃冷静而庄严的工作,读者所以执而读之,并非被文学性的修饰、文体、美丽的写景、或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趣所吸引,而是出乎头脑的刺激与智能活动,正如彼等狂热于球赛乃至字谜游戏那样。于纽约波洛大球场如火如荼进行的棒球赛中,关乎大自然之美的演说,丝毫无助于提高球迷对这场殊死战的兴趣;在纵横字谜游戏的关键中夹以语源学或用字法之类的讲解,只会使正在努力的试图将字汇正确的加以组合起来的解谜者焦躁不耐。
      q# a. O+ S2 B! B  |5 X& i0 a! [$ \' ]/ x/ V/ W" g& V
    十七、不宜让职业性罪犯负担推理小说中的犯罪责任。打家劫舍之类的犯罪属警察的领域,而非属推理小说作者乃至聪明的素人(客串)侦探范畴。那一类的犯罪应属警察刑事组的日常工作。真正吸引人的犯罪,该是出自教会重镇或是素以慈善事业闻名的单身妇女之手。 * R: i! Z; g8 L, _5 C
    ) l( S2 k* p; `8 b8 [
    十八、推理小说中的犯罪不该以意外死亡或自杀收尾。一部洋洋洒洒的长篇推理巨作如以虎头蛇尾收场,对读者无异是一椿不可原谅的欺骗行为。买了书的读者若以「假犯罪」为由要求退书,一个具有正义感的法庭应作有利于原告的判决,给予该书作者严厉的告诫处分,以惩罚他欺骗满怀好意和信任买下其著作的读者。
    ' H$ A4 R+ C; O; P- u
    ) o2 t+ K: D1 k, y# S8 N十九、推理小说中的犯罪动机必须是个人的。国际性阴谍或战略属别的类型──如间谍小说。唯凶杀故事务必含带所谓的心情。反映读者日常的经验、使其压抑的欲望和感情获得某种程度的宣泄在所必须。 ! k8 P  [' `! [+ r2 V

    1 Y' e( f8 U  R2 ?3 q  `二十、 再者,为了将我列举的信条凑成偶数,特别列举是凡具有自尊心的推理小说作家目前都不屑于采用的若干手法。这些手法过往使用太多,为真正爱好文学性犯罪者所熟悉。而采用这些手法,等于摆明作者的无能与缺乏独创性。 & q6 s3 k- x* ^. V3 A. Q
      a.以现场遗留的香烟、烟蒂、香水味、名牌物品与嫌犯相同来断定对方是凶手,而没有经过检验或化验。 1 O6 d& |/ |. a6 U6 e
      b.装神弄鬼来使凶手良心不安或害怕而自首。
    ! E, H5 i1 @7 M6 b9 @3 f. Y  c.使用伪造的指纹来破案或犯案。 # y. m+ V' y: v. A' Y, x
      d.用替身制造不在场证明。
    : ^" V8 U4 B5 s2 `! k5 O9 Y3 E  e.因狗未吠叫而断定凶手是熟人。
    2 u5 y: `1 a* D. V5 ~/ Q& _  f.揭开谜题时,把凶手设定为与嫌犯长的相似的近亲或是双胞胎的兄弟姐妹。
    - N9 y  @) ~  }5 d9 ^  g.以针筒注射立刻致死的剧毒。 ) v$ c3 p0 z' L" x5 t' O6 g8 Z7 i
      h.依靠凶手说溜嘴或「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方式来断定凶手为何人。 7 j# g& B) P; b7 ^$ n
      I.到了事件的最后才让侦探由暗号(文字或数字之类的密码)推断凶手是谁。 4 B3 B  s) k: \& z# O+ P; j) T

    ; P& ^6 R0 Q7 w8 c* x, u, T  \/ m& ]7 |. F6 N9 a! {& b
    以下为新增的搜集资料。
    1 m  I" o' Y7 o# I: x
    % @7 ^8 V, z0 q6 ]5 E7 i  罗纳德.诺克斯的十诫:(迟暮说:当然,因时代演变,有的条文已经不适用。另外,先有这十诫,才有范达因的二十守则)
    - w6 h0 r3 b3 K5 O" f+ V- Q% R3 f6 u+ r; g  p! `
    ㄧ、凶手必须早在故事的前半段出场亮相,而且他的思考脉络禁止被读者一览无遗。陌生人会完全扰乱游戏,陌生人从不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往往是从船上下来——这使得读者没办法从来事件开端就进行怀疑。规条的第二部分很难表述得很明确,特别是考虑到克莉丝蒂女士一些值得注意的表现。也许可以这样强调,作者不能将在罪犯人物上有意误导。
    # C/ D5 M0 p- E% P+ q1 H6 a+ ](迟暮说:对我来讲,这样才够吸引我ㄧ开始就看下去。) 0 ~$ T3 s' q# o: @1 X

    / E! S: V( X& M8 K# E& c& R二、理所当然的,故事中绝对不可存有超自然的力量或媒介。利用那种方法解决侦探事件,就像使用隐藏的摩托艇赢的游泳比赛一样。在此我斗胆认为这对切斯特顿先生的布朗神父是一种限制条款。他几乎总是暗示犯罪是由魔法做的借此削弱我们的嗅觉;而且我们知道他是位出色的运动员而不会依靠这样的解答。因此,尽管我们很少猜出他谜团的答案,我们总是怀疑错了人而丧失成功的喜悦。
    - F3 ]: m* Q: X3 N* V(迟暮说:靠超能力或装神弄鬼来破案的推理小说我极端厌恶,那还要侦探做什么!) - ^& ]  k+ x4 p: L9 d

    % O# n+ C* j6 c- P$ k: b三、只允许有不超过一个的秘密暗室或者暗道。我要加上句,应该是一个暗道也不该有,除非案子发生在某种此类装置应该能想到的那种房子里。当我在我的小说中引入一个暗道的时候,我总是预先小心的指出这房子属于天主教囚室。 □□□先生在《□□□□》(涉及谜底此处作者和书名删去——译注)中的暗道就很公平;如果一所现代的屋子还有如此装备——而且这花费很大— —所有的村民必定都知道它。
    0 \6 _0 o) }: F/ e3 Q& ~(迟暮说:密室不等于暗室或暗道喔!)
    ! y4 C4 S8 B" m- e
    2 ]( {4 ^4 O# v四、禁止使用当下尚未发明及制造的毒药,也不可利用繁复难懂、需要长篇解说的机械工具来犯案。也许有某种未被发现的毒药在人体有某种未知的反应,但是它们还没有被发现,它们也就不能在小说中使用;这不是正人君子所为。几乎所有的桑代克医生的案子——如奥斯丁.弗里曼先生记录的——有着轻微的医学瑕疵;你不得不在故事的结尾去听一场长篇的科学讲座,为了明白为何案件如此巧妙。
    : r& t# T! `! T(迟暮说:没错,我讨厌用长篇大论来说明的专业领域。) 2 d5 }" c" }4 u
    1 f6 h+ U; R- m/ B' ^
    五、角色人物中,绝对不可以有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我不知道,除非我们能在我们西方傲慢的观念中找到某种证据证明中国人在智力上高人一等却在道德上极其低下。我只提一个明显的事实,如果你翻开一本书的某页,看到诸如「秦禄的细长眼睛」字样,你最好立刻合上书;那不是好书。唯一的例外——在我的记忆中如此,也许还有其他的——是厄内斯特.汉米尔顿勋爵的《蒙沃斯的四桩惨案》。
    6 g' I0 }; {) p# j(迟暮说:早期的西方推理小说十分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在书中都是非奸即盗的恐怖份子,这情况直到厄尔.毕格斯的陈查礼探案系列出书并拍成超过四十部电影后才逐渐获得改善。) ; J6 _: Z) Q" I
    , A8 J% r: ~6 P! V" p( Q
    六、决不可透过意外事件帮助侦探,或者侦探利用无法解释却又正确的直觉破案。这也许是条过分的规定;对侦探来说这样的情况借助灵感是符合规定的,他的灵感应该是自然的,目前的所见所闻能让他突然产生灵感。而且一般来说,他思考过程应该详细的描述,不仅是给个大纲罢了,在结尾解释说明时应该一五一十的陈述出来。 + ^9 }3 v& n8 M, r. I
    (迟暮说:我看过一个漫画,里面的女警靠乳头硬挺来确定犯人,而没有经过搜证、调查。啧啧!)
    0 E6 |4 G2 o( [* p( q0 g/ D0 @" V  {0 N- z& F$ ]
      七、侦探自己绝对不可以犯罪。这项规定只在作者亲自担保声称侦探的确是侦探的情况下实行;罪犯也许能扮演侦探的角色,就像在《□□□□》(涉及谜底此处书名删去——译注)里一样,并且伪造证明文件迷惑其他的当事人。
    ' V! Q; |! f2 x1 U3 U(迟暮说:我想他的意思指的是,身为侦探要遵守法律,不可以为了破案而进行恐吓、闯空门、杀人诸如此类的犯罪行为。)
    5 E" ]5 v4 x. f( B. P6 S' W; M
    & ]$ r8 S# H% M# w八、侦探不可特意着眼于无关案情的线索,以免误导读者。任何作家能这样写,伟大的夏洛克.福尔摩斯突然弯下腰从地上拣起一样东西,并且不让他的朋友看见。他低声说「哈!」且脸色阴沉——这些都是不合规矩的。侦探小说作者应该展示他的线索并且将它们在我们面前晃动:「这里!」他说,「你怎么看?」而我们看不出什么名堂来。 / i* ?8 t+ w& T8 C& G

    1 Q1 m  q( N* \9 W/ _# r, ^+ g九、侦探身旁那位忠心却有点笨拙的朋友「华生」,绝对不可隐瞒其思惟;这个角色的智商,最好能在一般人的平均智力之下。这是一条尽善尽美的条款;它不是为了要求侦探小说存在一个华生角色。但是如果他的确存在了,他的存在就是让读者有个对手,就好像在进行智力竞赛。 「我也许是个蠢货,」当合上书时他对自己说,「但是至少我没有像老华生那么老糊涂。」
    , G: \) Y+ w6 B# Q, @. [(迟暮说:意思就是说,侦探的助手怎么可以比侦探厉害,能赢过读者就行,呵呵。)
      L% U, A  W  E2 _! N$ L
    + L# O: Z" j; A4 y% Y. H1 z十、故事中禁止有双胞胎的设计,除非一开始就告知读者。这个诡计太容易了,而推测出来却太不可能。我要加上一条附文,罪犯不应该借助伪装的神奇力量除非我们得到公平的警告说他或她常常为了演戏而化装,这样说明就妙极了。 " J4 \2 m1 m/ c1 g
    0 p! P3 S& ^2 P  v9 |

    $ c6 C& }" @! J  `" r7 f( I作者:慈穆 9 W3 H$ I8 H$ l3 z3 U
    现今的推理(侦探)小说(漫画)有个共通的毛病 % b5 v# b2 g% L  O. }3 a0 |) f  V9 }
    也就是侦探的年纪普遍年轻化
    + E1 o; S& J9 A: v: I- ^: ?6 g我想这跟作者的年纪及市场动态有关
    & R9 n( c" X- q" k: B8 G) j8 Y1 u  o
    以市场上的推理(侦探)漫画来说,比较有名的有金田一少年事件簿、Q侦探学园、名侦探柯南、神通小侦探等 ) B  d) }& @7 {( I- Z- Y8 b' Y
    上述的主角年纪都不超过二十岁(别忘了柯南其实是个高中生) 3 `: I5 i) Z* s
    当然,要一个年纪只有十七岁的作者去揣摩三十岁的心境,根本就是强人所难 . v2 \8 r7 ~4 |8 `
    反过来说,要三十岁的作者去揣摩十七岁的心境是很容易的,因为毕竟自己早已走过那条路 + N( ^# f% n; E$ q; J, n. f
    那为什么要年轻化?
    . S/ f' D2 p; E1 V$ S因为看漫画的都是年轻人,年轻人怎么肯看老头子在破案,当然要看帅帅美型男跟美美气质女来抓犯人啰! ; \2 ~, H& ^# y

    ! v5 w& F2 D3 l/ Q& e% J以市场上的推理(侦探)小说来说,或许是我看的书少,因为我还没看过二十岁以下的侦探,绝大部分的侦探,其年纪都在三十岁以上,有的甚至已经七八十岁了
    : ^( n! C  L6 a7 D相对的,这些小说当然不可能充满欢乐气氛,凶手不但难猜,谜题难解又一个接一个的来,凶手令人意外,犯案动机也令人不胜唏嘘(有时我什至很同情凶手) ! p9 T$ A/ j% i. `% o6 Y, o3 ^
    当然,大部分年轻人才不看这种小说,除非是像赤川赤郎写的那种类型   M, P0 X4 c. Z/ j5 e+ J( {
    5 v1 p- U. Q. g: ]
    现在小说创作网站里的推理(侦探)小说常出现几种形况: " q# l+ ?9 I% Q& n) P
    ' f! @" r( _5 z) y( a
    一﹒警察没由来的找主角帮忙 ! }9 T$ u  p6 C4 i2 k) j- c" h
    要知道,现实生活中的警察是很讨厌侦探的,侦探应该要去抓奸,去收集偷情证据,不是来抢警察锋头。
    4 Y) F+ J5 f, ^要让警察信任侦探,是要靠长久努力合作的,就算破案,功劳也归警察,侦探光芒岂可盖过警察。
    * N5 w4 b' m' Z, F; w9 G* _大部分的写手都把警察写得无能,都要靠侦探来指点迷津,借此突显侦探的厉害。
    7 g5 p$ a2 [# Q6 Q: I7 g& C- n
    ' S/ E0 e6 H; z二﹒主角出身不简单
    ! }3 f" _1 C- f0 f1 N, R: Z贵族之后、名侦探之后、名警官之后、达官贵人之后、父母死亡,得到一笔可观遗产等等。 % S% M' f( U5 ^8 H+ d2 U2 _% P7 Z
    这些主角有钱、受尊重、不会被刁难、官僚忙着拍马屁、侦查案件时无阻力,主角被实实在在神化了。 4 a6 }+ L( u& ~  U. |2 b5 F% c
    现实生活中可不是这么一回事,以上情况只存在于幻想世界。侦探若跟警察没有打好关系,想要得到相关的内部消息是不可能的,警局又不是侦探家的厨房。 * h) w3 L( y* U; M( f" Y! f- W
    而且侦探纷纷为五斗米折腰,劳心劳力,冒生命危险在查案,有时还收不到酬庸勒。 3 _5 H2 D2 x( v" H
    1 o  X" w2 U# M& y6 J1 a" r
    三﹒主角靠超能力或装神弄鬼破案,尤其主角是某神、某魔下凡或转世
    & n: C* h$ U3 e3 O. Z) H: NX的,我最讨厌,也最看不起这种设定,这叫灵异小说好吗!
    / O0 e$ L9 @" w. ]7 i死者要诉冤一定找警察,找没公权力的侦探干嘛?找侦探要付钱的,侦探可不收冥钞。 4 x' S6 g8 ^9 c& u, O1 j% o
    靠超能力或装神弄鬼破案,那需要推理吗?那需要鉴识科学吗?反正死者会告诉主角凶手是谁。 9 c! ~& }" I* H5 R5 Z
    此情况下,读者都是白痴,怎么可能赢得了如此的侦探(作者)呢!
    ! n+ ^  X, {* f$ D2 T; ?. L0 G$ ~' E  Q& p& C
    四﹒一堆赘言
    2 V4 F; S% z# \( k5 |* I' K4 [: W& E不要长篇大论来介绍每一位出场人物,读者只关心主角,等等就葛屁的配角读者不会费心去记。
    ; h) _/ h# J* Q- ?) x2 L; L也不要长篇大论来介绍周遭的环境及所处之地,读者只关心等等配角死在哪里,死状如何。
    * j' }+ T% S. N5 A1 X$ Z: E这些长篇大论只是令读者感到烦躁而已。
    * `# y% U/ @) @+ M) n/ `) N2 a3 p* k* w2 Q5 t; N& n- y& U3 n
    五﹒不勤查资料,随便唬烂 / O5 D4 t+ ^$ U* G
    读者不要求作者一定要设定出绝妙密室或计谋,也不要求作者事事要有科学佐证,但当主角指出配角死于某原因时,请不要说出错误的资讯,这只会令读者耻笑侦探(作者)罢了。 ; `& z% J: \) N; s6 u
    0 t" }( X* F1 u2 ^
    六﹒没有留下任何讯息给读者 : A7 h' M# [, l8 A4 Y
    一切都是侦探(作者)在说,读者乖乖看,不必动脑筋,一切会真相大白的。
    解谜推理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1-1-31 08:35
  • 签到天数: 23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23

    主题

    72

    回帖

    1009

    积分

    水晶金字塔

    积分
    1009
    UID
    682
    元宝
    1752 个
    金币
    338 枚
    热度
    24 ℃
    魅力
    1 点
    贡献值
    0 点
    玫瑰
    0 朵
    发表于 2010-5-2 07: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式化了,可能就没意义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4-5-2 13:27
  • 签到天数: 464 天

    [LV.9]以坛为家II

    81

    主题

    179

    回帖

    749

    积分

    书库警部

    积分
    749
    UID
    2005
    元宝
    3001 个
    金币
    680 枚
    热度
    108 ℃
    魅力
    -74 点
    贡献值
    64 点
    玫瑰
    2 朵

    终身成就勋章书库精英勋章论坛建设者勋章论坛原创勋章书库灌水勋章书库元老勋章论坛支持者勋章书库管理团队

    QQ
    发表于 2010-6-3 11: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看,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1 23:33
  • 签到天数: 23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3

    主题

    38

    回帖

    19

    积分

    名侦探柯南

    积分
    19
    UID
    1203
    元宝
    1608 个
    金币
    577 枚
    热度
    4 ℃
    魅力
    0 点
    贡献值
    0 点
    玫瑰
    0 朵
    发表于 2010-7-31 09: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妹路过,纯纯地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关闭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推理书库

    GMT+8, 2025-4-4 23:34 , Processed in 0.0821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