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1-21 17: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l841123 于 2019-11-21 17:42 编辑
8 M" M, s1 H! n& h1 @' u
# v3 @# G1 m6 N B, z( v( a8 P还有一些是如果不了解,会不理解为什么某作是名作、佳作。很多年前我就遇到过,看见某些说的特别好的作家作品,就是觉得不好,偶然在网上吐嘈,得到回应是:你根本没明白它好在哪儿!原来是国情差异、欣赏角度差异导致。比如我看有人说,在我国评价很好、地位颇高的森村,在日本评价一般,不但与西村和赤川同侪,似乎评价比后者更低,但我国普遍认为后者根本不上档次。后来与他们聊天得知,日本读者比较一板一眼,看推理似乎更关注逻辑的自怡性,更关照严谨周密性,而森村却多以情带动故事,并不特别注意逻辑,大量小说靠巧合和运气破案,日本读者似乎觉得,这是作者难以自圆其说,写不下去了就糊弄读者的做法,对此反感,但国内似乎反觉这很巧妙,国内似乎更注重结果而非过程。这种差异或许导致某些作家作品,在不同地区口碑截然不同。而如果不理解,或许就难以明白为何某些作家会火(自己看着觉得很一般)、某些作品出名(自己觉得很普通甚至差劲),也就会产生“被坑了”、“被骗了”之类的抱怨。8 k$ G; a7 T$ {& @0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