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682
- 注册时间
- 2010-1-27
- 最后登录
- 2013-10-8
- 在线时间
- 270 小时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3-8-16 22:56 |
---|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常住居民II
水晶金字塔
- -#
- 积分
- 682
- UID
- 390
元宝- 1011 个
金币- 377 枚
热度- 90 ℃
魅力- 269 点
贡献值- 176 点
玫瑰- 0 朵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资料上讲,松本清张被誉为推理界的一代宗师,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世界推理小说的三大巨匠。7 X P# a+ t5 z. d& a. a
容许我撇开柯南道尔不谈,并不是觉得提福尔摩斯很掉价,而是在我读福尔摩斯的年纪对推理二字完全没有概念,读书的动力完全来自对侦探这一职业的崇拜;其次,福尔摩斯探案集为中短篇小说合集,推理书中篇幅不长往往意味着逻辑线索中有很多硬伤;再次,福尔摩斯后期已然被柯南道尔以及柯南道尔的儿子(没记住他的名字)刻画成神,无论谁变成神就不再可爱了。8 f1 j( K- |$ l% M
阿婆的小说我读的很少(没在最好的年代遇上最正确的书,我恨,小时候为毛喜欢《简·爱》呢?),但不妨碍我推崇这位小说家。曾经在不少地方都见过一些推理迷们磨嘴皮子的帖——讨论推理女王阿加莎作品的可读性。不少人认为阿婆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在其所处的年代完成近百部小说决定了她在推理界的地位。换言之,若阿婆是位男性作家可能就不会成为欧美黄金时代的三巨头之一。此番言论用荒谬来形容也不为过。阿婆的经典著作本本都开创了一种推理模式,比如暴风雪山庄模式(装不起了,真就知道这么多)。去年时值阿婆诞辰纪念日重读了家中唯一一本《尼罗河上的惨案》,诚然在阿婆的小说中杀人动机很难成为亮点,但是在老套的情杀背后,能读到“爱情并不是生命的一切,只有年轻的时候,我们才会这样想”这样的句子,还是会唏嘘不已吧。
( H* J, @0 t, \==================我是分隔线小朋友,未读慎入=====================
" Y4 O% m9 H1 }( \9 m6 |松本清张的名作《点与线》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先河类作品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共性:推理之外的元素几乎为零。我愿称其为“纯推理”。
/ q: _; |# y& z* d8 s) x全书能让人记住名字的角色仅有六位,其中两位为死者阿时和佐山,两位为警官鸟饲重太郎和三原纪一,本着不泄底的基本原则,剩下两位的名字略去(囧)。在死者未死,案件未发生的第一章,凶手是谁就很显然了,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常识:大师不会无缘无故在最重要的第一章仔细写一位与案件毫无关联的人,何况那人特别在意时间,刻意做出频频看表的动作示意那两名无知的目击者。在两位死者被普通刑警们(总有这样的警官要在推理书中充当草包的角色,向总能做出错误推理的警官们致敬)认定为殉情自杀的第二章,报纸对案件的分析使得死亡动机摆在眼前,更进一步的,看到刑警对案件的分析再结合书名“点与线”确定此书为时刻表诡计类也不是难事。
) b# [% d& E: t$ J; u2 x2 h读完前两章的读者们可以自行选择,要么继续读下去,从最基本的自杀可能性的排出开始;要么合上书换一本,某些人可以另找任何一本嫌疑人三名以上的小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早前看到一些很搞笑的言论,比如《白夜行》很没劲因为一开始就能猜到凶手之类的。能说出这话的人基本上可以告别推理了。推理小说并不单纯意味着找凶手,凶手仅仅是作者们设下的最明显的局,更多时候吸引推理迷们读下去的是作案手法、作案动机、犯罪心理等等。其实,若不加这般无厘头的原因,仅仅称这书一般,没准儿还能和同好们一起吐槽,尤其南海出版的《白夜行》将很大部分性爱描写给略去了。这都是题外话了。总之,对于此类小说,感觉语言乏味、完全读不下去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千万别秀智商说能一下子猜到凶手这类的蠢话。/ z/ g0 H$ g% k+ J8 r1 u3 e
坦言,我虽读完这本书,但后期并没有核对时刻表,因为较其他推理而言,这种真的很累很无趣。何况在诡计面前常识性的东西都是无用的,有时还会被误导。《点与线》受年代所限的地方有很多,这使得仅仅十一余万字的小说也给人一种怎样也读不完的感觉。比如两位死者的死因均是氰化钾中毒,如今看来,毒杀不新鲜,氰化钾这类在推理世界似乎唾手可得的毒物更是烂大街。再比如,杀人动机是给贪污事件找个背黑锅的伙计。甚至最后所有人的结局都在意料之中。9 B7 @+ s+ I4 y, }- v1 i3 M3 s: o
此书可称得上是推理教科书,虽然谈不上什么阅读快感,但却能给人以模式化的启发,看看南海出版的此书的书腰评论就知道,如今的大师们都说好。再者,如今快节奏的今天,凶手中病态的不少,“艺术家”倒真是没几个了。& N4 I2 f2 a. q9 \. m! ^ S3 Y! Z
* ~! E( f* ~" _! d: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