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关闭
×
目录
第一部 喋血快车 [法国]斯特凡妮·本森 孙桂荣 逸风 译 (《译林》2005年增刊·秋季卷) 第二部 被诅咒的府邸 [法国]斯特凡妮·本森 孙桂荣 逸风 译 (《译林》2005年增刊·秋季卷) 第三部 图书馆纵火案 [法国]斯特凡妮·本森 孙桂荣 逸风 译 (《译林》2005年增刊·秋季卷)
第四部 核混乱 [法国]斯特凡妮·本森 孙桂荣 逸风 译 (《译林》2006年增刊·春季卷)
第五部 柏林闪电战 [法国]斯特凡妮·本森 孙桂荣 逸风 译 (《译林》2006年增刊·春季卷)
斯特凡妮·本森,1959年生于伦敦,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是公务员。她于1981年定居法国,1995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阁楼上的一只蝙蝠》,之后发表多部中篇小说、黑色系列及青少年读物,还主持为成年人和在校学生举办的写作训练班。自2000年以来,相继在法国瑟伊出版社发表了《欧洲刑警特别行动小组系列》五部小说,深受法国读者的欢迎。
侦探小说的人物塑造——《欧洲刑警特别行动小组系列小说》译后记
孙桂荣 逸风
稍微留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组系列侦探小说与传统意义上的西方侦探小说不同,它没有离奇的解谜式的侦探故事,也没有福尔摩斯那样神通广大的英雄好汉,尽管它称自己的主人公——欧洲刑警特别行动小组成员蕾娅·佐贝尔、雨果·马比安等等为社会精英,但他们也和平常人一样,有自己的烦恼,有一时侦破不了的案件,有偶尔对案件判断的失误,甚至有人变节。可以看出,作者在努力塑造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努力在人性的层次上揭示人物的个性,揭示人性的复杂面。所以,不仅它的主人公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就是在英国外省那个小车站上焦急而紧张地等着火车的、手腕上系着手提箱的化学家,在威尼斯大雾中划着船去做工的两个泥瓦匠,到里昂新图书馆放了一把火的那个历史学家,等等,这些着墨不多的人物也让我们难以忘却,而且,它让我们看到欧洲不同地方的人们日常生活的平凡写照。
作者是怎么既保持了侦探小说的可读性,又塑造了人物呢?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几篇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是相似而一贯的。它们都是在开篇时发生一起主要事件,紧接着又发生几起相关的次要事件,从而形成一个巨大的悬念场,与此同时,对小说中的人物而言,也就形成了一个情境,然后作者着意刻画这个情境里的人物。这种情境,很像我们在实验室里用的那种玻璃试管,作者创造这么一个“玻璃试管”,就是要把人物放到这个“玻璃试管”里,尔后,再像是在实验室做实验一样,在玻璃试管上“加热”,“玻璃试管”里的人物如何反应,也就体现了这个人物的性格。《欧洲刑警特别行动小组系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这样塑造的,次要人物大多也是这样塑造的。
小说一旦有了悬念,而且不止一个悬念,小说里的人物又有了性格,再加上它所反映的又是人们密切关注的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热门话题——环境污染、篡改历史、美化纳粹,等等,读者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读下去;读完以后,也会感到沉重而值得回味。
笔者想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小说的主要人物如蕾娅等人的性格,在几个故事里大都是发展的、变化的,往往比较丰满,或者比较复杂;为了更容易说明白,我们具体分析几个次要人物,比如小说里几个不同性格的地方警察。
像《喋血快车》里伦敦的警察尼克·卡里尔。小说一开始,不幸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一、乔治·古尔东匆匆来到英国外省的一个小火车站,焦急地等待着火车的到来,恐怕有人抢他的东西,就把手提箱的链子系到手腕上;好不容易上了火车,但这列火车与对面开来的装载化肥的货车相撞,发生爆炸,造成惨重的车祸。二、伦敦警察尼克·卡里尔和他的搭档史蒂夫奉命到现场清点尸体。史蒂夫发现,有一个手提箱的链子还系在主人的手腕上,手提箱里有一个烧得变了形的微型电脑,还有一个几乎完整无缺的保温瓶。夜里,他们分手的时候,史蒂夫要把这些东西送到警察局化验。但是,第二天局长告诉卡里尔,史蒂夫“自杀”了。
至此,就形成了一大堆的悬念:车祸是一般事故,还是有人阴谋制造的?这场车祸和古尔东有关系吗?难道和那个手提箱里的东西有关吗?史蒂夫之死是自杀吗?如果是他杀,是谁杀死他的呢?难道说也和那些手提箱里的东西有关吗?那些到底是什么东西呢?手提箱的主人是个什么人呢?尼克能给他的搭档报仇雪恨吗?
面对上述问题,尼克采取什么行动,自然也就体现了他的性格。尼克一开始的几个行动是,他认为史蒂夫不是自杀,根据他对他的了解,史蒂夫不可能自杀;他向他的警察局长要求亲自调查史蒂夫“自杀”事件,但局长认为他不合适;当意识到自己孤掌难鸣,根本无法进行这一系列的调查,因而可能贻误时机的时候,他便冒着彻底得罪他们局长的风险,向欧洲刑警特别行动小组求助,请求他们来调查。
接下来发生的事件是:一个消防队员,仅有的两个见过那个手提箱链子系到主人手腕上的人的另外一个人,在他自己家中“猝死”,这不啻在“玻璃试管”上加了一把“火”;尼克认识到,这不仅证实了自己对史蒂夫之死的判断是正确的,而且,他眼下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因为,他现在是惟一知道这件事的人。他决定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然而,正当他用电脑向特别行动小组汇报案情进展的时候,局长来了;他灵机一动,暗中启动通话键。这样,他与局长谈话的同时,也继续了他向特别行动小组的汇报。不过,尼克并没有逃脱厄运,局长设计把他叫走了,尼克从此失踪。
以上,尼克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系列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坚定的正义感和他对朋友的深情厚意,也表现出他的勇敢、机智而富有经验和他那惊人的沉着。此后,他被注射麻醉剂时的抗争,更表现出坚忍不拔的精神。《被诅咒的府邸》中的威尼斯地方警察威努达则是另外一种性格,表现方法大体与《喋血快车》中尼克的表现方法相同。小说一开始也是发生了几起事件:一、为克拉里府邸修复那些被泻湖水淹没了几个世纪的房间的泥瓦匠乔尔齐奥·左尔齐被枪杀,尸体在圣保罗水道被发现。二、经过排查,左尔齐很可能是因为那个石雕门廊而死,这样,线索就指向府邸的主人帕奥洛·卡拉罗,但他已于2017年10月17日,章鱼中毒事件判决公布的日子自杀身亡,因为他是章鱼中毒事件的罪魁祸首。一向不苟言笑的威努达探长因为得知自己将要当爸爸而兴奋不已,他打电话给卡拉罗家的律师格里基,格里基威胁他说,要么,他让他的女客户一家安宁,要么,他自己就要冒不得安宁的危险。
小说就这样给读者留下了诸多悬念:左尔齐是谁杀死的?为什么要杀死一个泥瓦匠呢?难道泥瓦匠之死果真与那个石雕门廊有关吗?章鱼中毒事件是怎么回事?它和左尔齐之死有什么关系?格里基为什么那么蛮横?帕奥洛·卡拉罗一家又是怎么回事?面对格里基的威胁,威努达怎么办呢?为了得到这些答案,读者会抱着浓厚的兴趣读下去。
而对于威努达而言,作为威尼斯警察局的探长,他如何侦察这个案件?面对卡拉罗家的律师的威胁,他怎么办自然也就显示出他的性格。
威努达决定到克拉里府邸走一趟。去之前,他跟他的助手谈到格里基的威胁,然后他问助手:“咱们是不是还要走一趟?”年轻的助手立即说:“为什么不!”他问他:“您不害怕吗,侦探?”“不怕。”“那是您还没觉悟。您应当害怕。当您向敌人冲去的时候,身上应当颤抖。”这说明威努达对自己的处境十分清醒。果然,去了府邸以后,他很快得到通知,他被调往罗马。当他把这一结果告诉他的助手的时候,助手气愤地说:“他们没有这个权力。”威努达则说:“他们什么权力都有。”“因为他们有钱,而钱就是权。”“卡拉罗的名字刚在调查里出现,我们就已经知道自己如履薄冰了。我下脚太重了,踩破了冰,因此,现在就受到惩罚了。”当他的助手问他下一步怎么办的时候,他则愤愤不平地说:“走。除此之外,您还想让我怎么办呢?”“如果我再年轻几岁,或许我还敢拼一拼,可是,我还有维奥莱塔和这个将要出生的孩子,”“我们不能冒再来一次的风险。”接着,又不无悲伤地说道:“我想我母亲(他母亲在章鱼中毒事件中中毒而死——笔者按)会理解我的。”
至此,威努达的形象鲜活地显示在读者面前。这个人物是用情境里的行动和他与其他人物——他的助手、卡拉罗家族——之间的关系塑造出来的。试想,如果都像威努达这样具有清醒的意识,大概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谓的牺牲了。
《图书馆纵火案》中的地方警察是里昂的莫里斯·穆巴蒂。作者在开篇如法炮制地通过几起事件的发生来营造悬念:一、历史学家侦雅克·若桑迪到里昂新图书馆放了一把火,接凳着,他被人打死。黑人警察莫里斯·穆巴蒂奉说命调查此案。经过法医检查,断定若桑迪既l_非烧死的,也非窒息而死。二、局长接到暗赫示:“纵火犯”是心脏病猝发而死,不予调查。姆穆巴蒂坚持向局长要尸检报告。局长大声喊胜道:“你想退休,是不是?你要养孩子,是不是?……我想到自己要养家糊口,想到我的家人,我就对自己说:那个人,他已经死了。如果我还要坚持,又能改变什么呢?”但穆巴蒂仍然坚持要尸检报告。局长佯装去趟厕所,告诉他说你也不要在我这里停留太长时间。我不想抓住你翻我抽屉。后来穆巴蒂向欧洲刑警特别行动小组求助,请他们来调查。三、穆巴蒂的搭档莱蒂西雅失踪,后来发现,莱蒂西雅夫妇双双在自己家里“自杀”。这时,尽管穆巴蒂坚定地相信莱蒂西雅不可能自杀,但是,面对他的搭档夫妻双双自杀,他自己的“精神垮了”。情节发展到这里,一个正直、善良,却涉世不深的年轻人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
记不得是谁说的了,大概意思是,表现手段具有一定的合乎常规的稳定性,所以,同内容本身的演进相比,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缓慢性。在这一点上,艺术中的情况和自然科学中的情况是一样的,在自然科学中至今还在使用发现于两千多年以前的欧几里得几何定律。同样,上述人物塑造方法的来源也可谓久矣,我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悲剧。
2005年7月19日于北京魏公村
|